一、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都说宝宝的喂养一定要科学,一定要合理,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加,他们所需要的营养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添加辅食也成了很多新手妈妈关注的焦点,对于辅食的添加,大家的疑问都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讨论辅食添加的相关话题。
一、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合适?
根据相关营养专家表明,孩子在满6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慢慢添加一些简单的辅食了。在我们国内个别孩子会从4个月之后开始添加辅食,但这个时候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一定完善,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对宝宝造成伤害。
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妈奶水充足也可以到八个月的时候再添加辅食。但是最晚也不要超过8个月,有研究表明过晚添加辅食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反而有不利影响。
孩子的辅食越丰富,他们对这种食物的敏感程度也就会越低,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导致宝宝对这种食物有不良反应,如腹泻、过敏等,但这个时候的过敏不一定是真正的过敏,可以隔一两个月后再试一试,可能宝宝就不会有不良反应了。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内添加辅食,有利于孩子以后减少挑食的情况。
因此,合理的添加辅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那么添加辅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
第一:添加的辅食,首先应该先从糊状的食物开始入手,从细到粗,从小到大,从糊状到块状,循序渐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添加强化铁米粉,现在商店里有很多产品,只要是按照上面标注的月龄来选购就可以了。当然了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天然的食物,比如蛋黄泥、瘦肉泥等。
第二:添加辅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映,如果孩子出现了腹泻或者排便异常的情况,一定要特别注意,暂时不要继续给宝宝食用这种辅食了。另外如果过敏或其他皮肤问题,也要及时咨询医生。
第三: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孩子可能一下子不会马上接受,家长们要有耐心,多尝试几次,多更换食物的种类,孩子的兴趣提高了,自然就会有食欲了。家长们要注意,辅食的添加可不能天天都是同一种食物。
第四:孩子的肠胃功能相比大人来说会弱很多,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不要太心急,每次注意少量添加就好。
第五: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餐具卫生,最好每次使用之前都可以消毒一下。喂辅食的时候,大人最好不要用嘴巴去吹食物,让它自然变凉一点就行了。
第六:在孩子两周岁之前,其实食物都应该尽量清淡。而一岁以内的宝宝不要添加盐、糖、蜂蜜等食材,同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为主,不要太早开始吃大人饭。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家长,添加辅食虽然很重要,但是卫生细节也是不能忽视的。特别是让老人照顾孩子,一定要注意卫生,个别老人喜欢把孩子的食物在自己嘴巴里嚼烂了再喂给孩子吃,这种行为是特别不卫生的,一定要改善。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宝宝识字的经验吧。我家宝贝3岁,去年开始教学习汉字,但效果一般,小孩子喜欢小动物,对识别动物更感兴趣,后来我找了很多有关于动物和学汉字的软件,感觉广告很多,内容我也不是十分放心。
后来发现了一款《猫小帅识字》把汉字演变成有趣的动画和图形,内容紧扣一年级教材和幼儿常用字,轻松记忆,最关键是内容健康、发音标准,宝宝可以一篇一篇的连续学习下去,安排的十分合理。我家宝宝超喜欢的,里面能学到一千多个简单的汉字,我家宝宝用了之后效果还挺好,极力推荐你可以给你家宝宝试试
二、严重过敏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通常宝宝是属于容易过敏者的体质,最好去医院做过敏原详细的检查,确诊宝宝对什么东西过敏,避免再次使用食物影响到孩子身体过敏,同时可以配合用蔬菜汁或者果汁之类的这些食物来进行搭配,同时也帮助宝宝改善消化吸收和肠胃功能,同时也让宝宝多喝水。
三、四个多月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四个月大的婴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不推荐给孩子添加补充食物。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胃肠发育并不完美。如果轻率地添加补充食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和肠道损伤,这很难在以后恢复。根据最新的儿童保育标准,建议在婴儿六个月大时添加补充食品,第一口补充食品应为高铁米粉,六个半月大时可添加蛋黄。
四、1岁1月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宝宝除了母乳或乳制品的摄入外,还需要适当添加谷物类、鱼肉蛋类、蔬菜水果等辅食。乳制品可以采用配方奶。
1.奶类
(1)喂养方法:母乳喂养或(和)配方乳喂养。
(2)喂养次数:保持一天三次左右即可。
(3)喂养量:一天喂养奶量在500ml左右。
(4)喂养的注意事项
①此时的喂养不需要按需喂养,每天保证三次左右,其余时间宝宝出现饿的时候,可以用辅食来喂养。
②适当给宝宝饮用白开水。
2.辅食添加
(1)保证卫生:宝宝的辅食最好单独制作,保证清洁卫生,要软、烂、细、碎、味道淡,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2)种类多样:食物的种类应该丰富多样,以软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特别注意不要给宝宝直接喂养大块,坚硬、完整的食物,如豌豆、花生等,生活中还要注意这些食物不要放在宝宝的活动范围内,以免他自己抓取而误食。
五、8个月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宝宝发展阶段
8个月的宝宝正处于辅食添加的重要阶段。此时,宝宝的肠胃功能逐渐发展,已经可以消化各类食物。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十分重要。
宝宝所需营养
在添加辅食时,宝宝需要的营养种类和数量都需要充分考虑。一般来说,8个月的宝宝需要摄入的主要营养包括:
- 碳水化合物:如米粉、面粉、面条等,提供能量。
- 蛋白质:如豆腐、鸡蛋、鱼肉等,用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 脂肪:如鱼油、橄榄油等,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育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纤维素:如杂粮、蔬菜等,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逐步添加辅食
当宝宝8个月大时,可以逐步开始添加辅食。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应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宝宝适应新的食物口感和消化能力。例如:
- 米粉:可以将米粉加入到宝宝的奶粉或母乳中,做成稀粥,逐渐增加米粉的比例和浓稠度。
- 蔬菜泥:可以选择一些非刺激性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等,将其煮熟搅碎成泥状。
- 水果泥: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水果,如香蕉、苹果等,用搅拌机搅碎成泥状。
- 肉泥:可以选择一些嫩煮熟的肉类,如鸡肉、猪肉等,将其搅碎成泥状。
避免添加的食物
在添加辅食时,还应该注意避免一些不适合宝宝的食物:
- 蜂蜜:由于蜂蜜中可能存在孢子,对幼儿肠胃不利,所以在一岁以前的婴幼儿不宜食用。
- 坚果:坚果容易引发婴幼儿的过敏或窒息,所以应避免添加在宝宝的辅食中。
- 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对于宝宝的肠胃来说过于刺激,容易引起不适反应。
- 过硬食物:宝宝的咀嚼能力还不足,所以需要避免添加过硬的食物,以免引发窒息。
总之,8个月的宝宝逐渐添加辅食是个关键时期。在添加辅食时,要根据宝宝自身发展情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食物,并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浓稠度。
最后,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8个月宝宝的辅食添加。
六、六个月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宝宝六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辅食添加原则,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多种。一般先从米粉开始添加,宝宝吃后没有出现胃肠道消化不良,大便情况良好,适应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在米粉基础上添加另一种辅食,注意这个时期宝宝仍是以奶粉为主,宝宝不乐意时候,不要强迫宝宝吃辅食。
七、五个月双胞胎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刚开始添加的时候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有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宝宝可以吃米汤、米粉、果汁、果泥、蛋黄。
刚开始给宝宝吃辅食要少,最好是上午喂,一次也就吃几口,等宝宝慢慢适应味道了再逐渐加量。
米粉一定要买强化铁锌钙的那种。可以给喝点大米粥或者小米粥了,熬时间长一点,上面的一层米油是最好的,有营养还帮助消化。半岁就可以吃煮的软软的面片了。
八、过敏宝宝如何添加辅食啊?宝宝一直喝着奶粉,现在马上六个月了?
如果当孩子属于过敏体质,这种情况可以在生活当中多补充一些水果和蔬菜比较好,如果能出现过敏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一些不同的药物来治疗,另外一定要避免接触一些过敏源,防止加重病情,其次一定要多补充一些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九、宝宝辅食如何添加?
关于辅食添加,看完这篇就够了。
温馨提示:本文较长,从基础知识讲起,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辅食?
2、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3、首先添加什么?
4、添加的具体方法
5、辅食添加与食物过敏的关系
6、婴儿主导换乳的辅食添加方法(BLW)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通读本文或重点细读对您有用的部分。
01
什么是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辅食的定义:除母乳以外任何的食物和/或饮料(包括婴儿配方奶、较大婴儿配方奶和水)。
美国儿科学会(AAP)认为:除母乳以外任何含有营养素的食物和/或饮料(包括婴儿配方奶、较大婴儿配方奶,但不包括水)。
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认为:除母乳和母乳替代品外所有的固体和/或液体食物(不包括婴儿配方奶和较大婴儿配方奶)。
可以看出,各权威机构的定义是有所区别的,不过,这是理论问题,对于实践并不重要。
我国营养学会对辅食的定义是: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包括各种天然的固体、液体食物,以及商品化食物。
本文采用我国营养学会的定义,也就是说,除了奶之外,其他的都叫辅食。
02
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目前, 在国际上关于辅食最佳引入时间的建议有两种观点:
1、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建议婴幼儿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后开始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我国国家卫健委、营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和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医学研究会均支持并采取了这项建议;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欧洲儿科肠胃病、肝病和营养学会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则建议婴儿在4~6月龄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主流意见是6月龄开始添加,但这并不绝对,根据孩子的实际发育情况,4~6月龄开始添加,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您认为由于孩子生长发育好,对辅食有兴趣等原因,想要早于6月龄添加,请咨询医生。
因为,6月龄添加,是有道理的。
首先,婴儿满6月龄后,纯母乳喂养已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能量和铁、锌、维生素A等关键营养素,因而必须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其次,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以消化母乳以外的食物。
而且,这个时期,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
所以,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过早添加辅食,婴儿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可能引发胃肠不适,进而导致喂养困难或增加感染、过敏等风险;而且这是儿童和成人期肥胖的重要风险因素;甚至,还可能因进食时的不愉快经历,影响婴幼儿长期的进食行为。
过晚添加辅食,则增加婴幼儿蛋白质、铁、锌、碘、维生素A等缺乏的风险,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缺铁性贫血等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并造成长期不可逆的不良影响;而且,也可能引起喂养困难;增加食物过敏风险等。
03
首先添加什么?
各国的喂养指南都建议:首先添加的辅食种类应是富含铁的食物。
其中,我国营养学会和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医学研究学会的指南中建议:首次添加强化铁谷物和肉泥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
做出这种推荐的原因在于,6月龄婴儿最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母乳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铁元素,需要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来补充铁的不足,预防缺铁性贫血。
美国、澳大利亚、我国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喂养指南中,除了建议首先添加富含铁食物(强化铁米粉和肉类)以外,蔬菜、水果、豆腐和奶制品等也应该及时添加,保持食物种类的多样化,确保婴儿摄入充足的能量和适宜的营养。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喂养指南建议首先添加泥糊状的大米粥,当孩子适应以后,开始尝试添加蔬菜泥和水果泥,然后尝试添加研碎了的豆腐和鱼等。
根据以上指南及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刚开始辅食添加时,建议采用强化铁的米糊,这样既能补充铁元素,而且不易引起过敏。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米糊,普遍强化了铁,可查阅其说明书。
但是,大家也需要知道,首先添加肉泥等辅食也是可以的。其实,首先添加的辅食需满足的两个要点就是:泥糊状、富含铁。
04
添加的方法,怎么吃?吃多少?
辅食添加总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
具体来说:
1、6~9月龄
此时期属于辅食添加开始阶段,主要是让婴儿适应新的食物并逐渐增加进食量。
刚开始添加时,第一次只需尝试1小勺,第一天可以尝试1~2次。
第二天视婴儿情况增加进食量或进食次数。
观察2~3天,如婴儿适应良好,可再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如蛋黄泥、肉泥等富含铁的食物。
婴儿适应多种食物后,可以混合喂养,如米粉拌蛋黄、肉泥蛋羹等。
刚开始进行小勺喂养时,由于婴儿进食技能不足,可能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这是正常的,不要着急,需要慢慢练习。
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婴儿一侧嘴角让其吮舔。切忌将小勺直接塞进婴儿嘴里,令其有窒息感,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
建议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先母乳喂养,婴儿半饱时再喂辅食,然后再根据需要哺乳。
随着婴儿辅食量的增加,满7月龄时,多数婴儿的辅食喂养可以成为单独一餐,随后过渡到辅食喂养与哺乳间隔的模式。每天母乳喂养4~6次,辅食喂养2~3次。
为保证能量及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的供给,7~ 9月龄婴儿每天的母乳量应不低于600mL,每天应保证母乳喂养不少于4次。
在保持600mL以上奶量的情况下,逐渐达到每天1个蛋黄(或鸡蛋)和50g肉禽鱼,如婴儿对蛋黄(或鸡蛋)过敏,在回避鸡蛋的同时应增加肉类30g以替代。(肉类很重要,优质蛋白质很重要)
其他谷物类、蔬菜、水果的添加量根据婴儿需要而定。
如婴儿辅食以谷物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约5~10g油脂,推荐以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为首选,如亚麻籽油、核桃油等。
为了培养和锻炼婴儿的进食技能,在此时期,辅食质地应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而且,可以练习用杯子喝水。
2、10~12月龄
此时期的婴儿已经尝试并适应多种种类的食物,应在继续扩大婴儿食物种类的同时,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并注重培养婴儿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
合理安排好10~12月龄婴儿的睡眠、进食和活动时间,每天哺乳3~4次,辅食喂养2~3次。
辅食喂养时间安排在家人进餐的同时或在相近时,逐渐达到与家人同时进食一日三餐,并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以及临睡前各加餐1次。
此时期的婴儿,仍应保持每天600mL的奶量;保证摄入足量的动物性食物,即每天1个鸡蛋加50g肉禽鱼;一定量的谷物类;蔬菜、水果的量以婴儿需要而定。
继续引入新食物,特别是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等,增加婴儿对不同食物口味和质地的体会,减少将来挑食、偏食的风险。
在培养进食技能方面,此时期的辅食应带有一些小颗粒,并可尝试块状的食物。
准备一些便于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鼓励婴儿尝试自喂,如香蕉块、煮熟的土豆块和胡萝卜块、馒头、面包片、切片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撕碎的鸡肉等。
一般在10月龄时尝试香蕉、土豆等比较软的手抓食物,12月龄时可以尝试黄瓜条、苹果片等较硬的块状食物。
12月龄时,孩子应该习惯于用杯子喝东西,断奶瓶,能够用勺子和手指自己喂自己。
3、13~24月龄
此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大致尝试过各种家庭日常食物,现在主要是学习自主进食,也就是学会自己吃饭,并逐渐适应家庭的日常饮食。
此阶段的奶量应维持约500mL;每天1个鸡蛋加50~75g肉禽鱼;每天50~100g谷物类;蔬菜、水果的量仍然以幼儿需要而定。
满12月龄后应与家人一起进餐,在继续提供辅食的同时,鼓励尝试家庭食物,并逐渐过渡到与家人一起进食家庭食物。
要鼓励幼儿自主进食,15月龄时,幼儿想吃东西的时候,能够自己把食物弄进肚子里;18月龄时,孩子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勺子吃饭;2岁时,孩子的进食现场或许能够达到不是很狼藉。
05
辅食添加与食物过敏的关系
在辅食添加中,我们推荐单一食物引入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添加一种新事物,过两三天后,再添加另一种新的。
这种方法可以刺激宝宝的味觉发育,也可以帮助观察宝宝是否会出现食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
因此,在预防食物过敏方面,各国指南均建议每次只给婴儿添加一种新食物,等婴儿逐渐适应之后再添加其他辅食。
不过,有些食物容易导致孩子过敏,如蛋黄、鱼虾,等等。甚至有的医生也会建议家长,推迟添加此类食物,这对不对呢?
不对!
我国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欧美、澳大利亚等指南均提出:限制或推迟添加过敏性食物并不能有效预防食物过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辅食添加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医生、学者的热点讨论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建议:为预防过敏,应推迟过敏性食物的添加。
然而,各国医生老老实实地遵循了这项建议之后,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现实情况啪啪打脸。
还好,科学在进步!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限制或延迟辅食添加并不能有效预防食物过敏,反而有可能增加食物过敏发生的风险。
例如,在2015年,有学者发现,早期给花生过敏高危儿童添加花生,可以降低其花生过敏发生的风险,而且,不论是白人儿童、黑人儿童和亚洲儿童,都有预防效果。
所以,限制或推迟添加过敏性食物的引入时间并不能对食物过敏及过敏性疾病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相反,早期添加过敏性食物还可能会预防食物过敏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06
婴儿主导换乳的辅食添加方法
今天还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前卫的辅食添加方法:
婴儿主导换乳(baby-ledweaning,BLW
该理论认为:婴儿出生后最好先采用纯母乳喂养;
到大约6月龄,由父母提供条、块状食物并由婴儿自己选择进食;
建议婴儿与家庭成员同时进餐,吃相同的食物;
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应继续到婴儿选择完全离断母乳的时候。
这一过程由婴儿主导,被命名为“婴儿主导换乳”。
大家看明白没有?
大意就是:从约6月开始,宝宝自己吃饭,大人别多管闲事!
建议将此给家里老人看看,如果你胆子够大,可以直接仍家族群里面。
我保证,你不会被打。
谁试谁知道。
关于BLW,有几个问题,大家需要知道:
1、怎么开始:
选择BLW的母亲一般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
(1)一般来说,健康的婴儿能够在6月龄时形成自我取食能力,可在无帮助或少许帮助下坐稳并抓取物品。
独坐是自我取食的关键。
独坐能力出现前(约5月龄),婴儿已开始能用手操作和探寻物品,开始分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调整体位以获得物品。
4~6月龄婴儿中有68%具备用手抓取食物的能力,6~7月龄有85%,7~8月龄有96%。
(2)婴儿有能力自取食物并放到嘴里后,还需要适宜的口腔运动以咀嚼整块食物。
未出牙前,婴儿能够吃软而细腻的、可抓取的食物(如土豆等)。6月龄婴儿可利用下颌的上下运动研磨食物。此后,舌头逐渐发育形成双侧运动,将食物推向口腔后部以利于吞咽。
研究证实,与6月龄接触块状食物的婴儿相比,9月龄才开始接触块状食物的婴儿更易出现喂养困难,日后也更挑食。
(3)尽管婴儿在6月龄前已具有有效、安全的口腔运动能力,但在6月龄前吃整块食物将增加婴儿被“噎”的风险。
2、怎么进行:
(1)并不是所有能用手拿的食物都适于BLW。
父母可以先为婴儿准备整块的软食物,最常用是蔬菜(蒸或煮的南瓜、土豆、菜花、胡萝卜)和水果(香蕉)。
(2)父母在BLW早期可能担心婴儿吃得太少、吃不饱,从而能量摄入不足。
宝宝可不傻,人家学习很快的。一般来说,婴儿很快就能熟练、愉快和健康的进食了。
如果孩子不能做到这点,原因很简单:
都怪你!
(3)6月龄也是婴儿添加富含铁辅食的时期。BLW婴儿无法吃到半流质的婴儿米糊,增加了铁缺乏的风险。
但BLW婴儿可以吃其他富含铁的食物,如:切成片的牛肉、猪肝。这些食物的铁生物利用度(约15.5%)高于婴儿米糊(约3%)。
不过,就目前来说,对于BLW喂养是否会增加铁缺乏的危险尚无充分的研究。
(4)BLW婴儿需要与家庭成员一起进餐,因为,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非常重要。
因为婴儿进食过程必须有人看护,以免被“噎”,同时也能保证婴儿和家庭成员分享食物,吃到更多蔬菜和天然食物,品尝到更多口感和味道,食物摄入更丰富和健康,心理也更舒适。
(5)BLW父母最担心的风险是“噎”。
“噎”常发生在吃硬食物(如苹果、香肠块等)和婴儿进食不专心时。
第一次进食块状食物对婴儿是一种新的体验,需要咀嚼、吞咽和呼吸的配合。BLW研究发现,30%的婴儿有过一次或多次噎的经历。
但所有报告“噎”的父母,也报告婴儿独立解决了“噎”,通过咳嗽将食物吐出,父母没有干预。
心够大的。
3、总结:
(1)选择BLW的父母认为这一方式有很多优点,包括更健康,添加的辅食相对价廉物美,婴儿更喜欢等。
儿童营养医师认为BLW的优点包括自我调节能量摄入,避免过量进食和避免肥胖等。
(2)主要的担忧是这一方式增加了“噎”、铁缺乏和能量摄入不足的风险。
有着BLW成功经验的父母则很少有上述担心,他们会主动推荐给其他父母。
BLW虽然在国外很流行,国内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儿童保健学杂志》也曾对其作出过介绍,但是,它能否被我国的家长们所接受,还真的不好说,都懂的。
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父母的心有多大,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大!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Nutrition,Kleinman RE,Greer F R.Pediatric Nutrition[M].7th ed.Elk Grove village IL: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13.
[2]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fant feeding guidelines: information for health workers[M].Canberra: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2012.
[3] Koplin J J,Allen K J.Optimal timing for solids introduction -why are the guidelines always changing? [J].Clin Exp Allergy,2013,43(8):826- 834.
[4]Anagnostou K,Meyer R,Fox A, et al.The rapidly changing world of food allergy in children[J].F1000 Prime Rep,2015,7:35.
[5]Prescott S L,Pawankar R,Allen K J,et al. A global survey of changing patterns of food allergy burden in children[J].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13, 6(1):21.
[6]Nwaru B I,Takkinen H M,Niemela O,et al.Timing of infant feeding in relation to childhood asthma and allergic diseases[J].J Allergy ClinImmunol,2013,131(1):78- 86.
[7]Fleischer D M,Sicherer S,Greenhawt M,et al. Consensus communication on early peanut introduc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peanut allergy in high- risk infants[J].Allergy,2015, 70(10):1193-1195.
[8]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7 ~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5):381-387.
[9]韩彤妍,童笑梅,朴梅花,婴儿主导换乳的辅食添加方法学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23(9):953-955.
十、宝宝辅食如何添加?
1.辅食要一种一种地加 ;
2.即使婴儿特别爱吃辅食,也不能断牛乳,这个月宝宝仍应以奶类为主要食物。
3、如果婴儿总是把喂进去的辅食吐出来,或用舌尖把辅食顶出来,就暂时停止这种辅食的添加,改其他种类,或1周后再重新添加。
4.不要因为宝宝不爱吃辅食就不给奶吃,不能惩罚宝宝。
5.不要因为宝宝不爱吃辅食就认为宝宝厌食,给宝宝吃药。
6.不要因为给宝宝做辅食,就减少和宝宝玩,带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
7.混合喂养宝宝的妈妈,不要因为工作而断母乳。
8.不要只给宝宝吃商店出售的代乳食品。
9.不要因为宝宝不吃辅食,就填鸭式地喂宝宝,把宝宝逼成厌食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