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的基础教育
家长的处事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至理,孩子的认知能力,在幼儿期尤为重要,而朝夕相处的家长也是他最理想的模仿和学习对象。给你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适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按年龄、按接受能力,既不要太超前,更不能滞后。第二、亲子教育。父母参与孩子的游戏、智力开发、读书、动漫、健康锻炼、安全及生活知识教育等各种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第三、兴趣培养。对孩子的好奇、特长、兴趣等,一定要多观察、多引导,让孩子以此接受更多的教育。第四、挫折教育。孩子遇到了困难,容易放弃,也容易产生我不行的想法,一定要告诉孩子,谁都会遇到困难,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并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第五、鼓励与处罚,措施得当。孩子在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很容易犯错,鼓励尤为重要,表扬要及时,但不能过,处罚要谨慎,要孩子能接受、能理解。第六、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不管做什么,信心尤为重要,培养孩子坚强、开朗、快乐的个性,是孩子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如何在大班照顾性格内向的孩子 --花坪民族小学 朱许英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个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像我们班有六十多个孩子,在这些孩子中,有聪明机灵的、有调皮胆大的、有胆怯的、退缩的、有闯祸的、有哭闹的、也有安安静静的、发展不快不慢的,真是性格各异。教师应根据这些幼儿的不同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如我们班的何寒蕊小朋友,她长得白净漂亮,非常可爱,但是她的性格也很内向,特别是每天早晨来园的那一会儿,总是要哭闹好一阵子,从不间断。孩子的妈妈告诉我们,她在镇上的一家好孩子幼儿园工作,唯独就是自己的孩子硬是说不听,孩子上中班的时候,一年就是这样哭过来的。现在上大班了,希望老师帮她把孩子的这一坏习惯改过来。为此,我们想了好多办法帮助她,除了多关心她、鼓励她,也有意识的让那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主动去找她玩,但这些办法都没有显现出理想的效果。照样每天来园时哭闹一阵子才停歇。
孩子就这样哭了近一个月,真是我们大(1)班的家长小朋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耐之下,我在她哭得很带劲的时候,悄悄的拿出我的照相机,把她哭着的样子偷偷拍了几张。等她哭过了,我牵着她的小手把她带进了办公室。蕊蕊,你看看老师给你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孩子说:“恩”。于是我在孩子面前一阵笑,一阵哭,又一阵笑。孩子望着我笑了,我问,孩子,老师刚才的表情你喜欢哪一种,我喜欢老师笑的样子,不喜欢哭的样子,为什么?因为哭太丑了,不好看。于是,我把刚才偷拍孩子哭的样子拿给她看,一张又一张,拉着妈妈的手,哭哭啼啼的不让妈妈离园,旁边的孩子还在笑呢!此时,何寒蕊小朋友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明天不哭了。于是,老师伸出一对大拇指,小姑娘,你真棒!老师明天看你的表现的哟!
第二天、第三天,她老远就自己背着书包,主动要妈妈快回去,下午早点接我!这时孩子的妈妈笑了,孩子也开心的笑了,互相做了手势,拜拜!当孩子一进教室的门,我组织
班上先到的小朋友一起大声说:“棒、棒、棒,何寒蕊你真棒。从此后,再也没有听见蕊蕊小朋友来园时的哭声了。
面对这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我觉得老师要给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和空间,细心的观察和发现他们的长处,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让孩子独立安然入睡,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培养,在孩子没有形成不良的睡觉习惯之前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行为。孩子出生4个月以后,一旦形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了。要想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习惯,父母的态度必须明确。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的体现。 1 帮助婴幼儿建立睡眠的作息规律 婴儿早期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这一学习方式形成的。孩子定时睡眠、定时上床、准时起床的好习惯同样是运用了这一学习方式。 当小婴儿2~3个月时,家长可以配合孩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帮助他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每当孩子到了要睡眠的时候,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哄睡,然后家长采取一些固定活动,如每次临睡前洗浴、换睡衣、换上干爽的纸尿裤或让孩子听同一首安眠曲或者讲同一个故事,或者家长做同一个动作——亲吻他、拍他等 ,直至孩子入睡。每天家长都采取这样固定的哄睡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只要做这些事情,孩子就知道该入睡了,就能够养成自行入睡的习惯,即建立了良好的睡眠条件反射。 需要提请家长注意的是,越小的孩子建立这种条件反射需要的时间越长,家长要有耐心。如果家长采取了抱着、摇着、吃着奶哄睡的模式,时间长了建立的条件反射就是必须抱着、摇着或者吃着奶才能入睡的习惯,以后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了。 2 帮助婴幼儿分辨昼夜 室内光线要有明显的昼夜分别,日夜活动应该有明显的区别。白天小睡也不必挂上窗帘,不需要刻意制造安静环境;夜间睡眠则需要黑着灯(可以用小夜灯)与白天小睡有所区别。 《生命时报》曾经报道,英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指出,睡眠期间室内灯光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尤其是可以改变褪黑素分泌,同时缩短体内褪黑素在夜间的持续作用。而褪黑素则可以影响人们的睡眠、体温调节、血压和血糖的稳定。研究结果显示,睡眠暴露于灯光之中的受试者,99%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褪黑素分泌延迟,而褪黑素持续作用的时间也缩短约90分钟。这对于人们血糖的稳定是不利的,它会影响血糖稳定,不利于血糖控制。 3 白天小睡的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 白天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他玩耍、说话,利用孩子清醒的时间进行早期教育。其实,早期教育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事事中都可以进行。 4 临睡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或太疲劳 孩子临睡前不要玩耍得过度兴奋,或者让孩子过于疲劳。因为这样会造成肾上腺素浓度增高以对抗机体产生的疲劳,孩子反而会因为兴奋、易怒、急躁而难以入睡。 夜间入睡前一定要换上渗水性强的干爽纸尿裤,防止婴幼儿因漏尿、尿湿或更换尿布而被打扰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