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有经验的大哥大姐们学习点生娃娃前的准备知识
孕妇的准备包括:
(1)尽可能每天洗澡,清洁身体.淋浴或只擦擦身体也可以.特别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头发也要整理好.
(2)绝对不要做对母体不利的动作,避免向高处伸手或压迫腹部的姿势.
(3)充分摄取营养,充分地睡眠'休息,以积蓄精力.初产妇从宫缩加剧到分娩结束需要12-16小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4)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儿开始宫缩,因此要避免一个人在外边走得太远.
准备去医院的物品
睡衣:不透明的'棉布制品较好,前面系扣.
内衣:前开口,棉制品2-3件.
内裤2-3条,肥大的长衣服或短外衣1件.
卫生巾几包,最好是夜用型或超宽型的.卫生纸数包.
手表.
小毛巾数条,以便分娩后擦敷乳房用.
日用品一套.
母子健康手册及足够的住院费.
分娩前,还应为出世的宝宝做好准备.首先要给宝宝准备卧室'小床'尿布'小衣服'围嘴'洗澡用品'奶瓶'奶锅奶嘴等喂养用品.
二、分娩前有什么征兆?
临产前的征兆
预产期到了,预示着孕妇快临产了。但预产期只是孩子出生的大概时间,实际临产日期可以提前或延后1~2周,所以不能仅凭预产期来判断孩子出生的时间,应根据孕妇临产前的一些征兆来确定是否上医院待产。
我们见过或听说过不少不懂孕期保健、缺乏分娩先兆常识的人,致使将孩子生在路旁,火车上,乃至厕所中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样必然会损害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甚至送掉母、婴性命。因此,孕妇掌握一些分娩先兆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子宫底降低:在正式分娩前两周左右,孕妇会出现子宫底下降、腹部向前下部凸出现象,此时胎动较前减少,孕妇感觉上腹部较为舒适,呼吸较前畅快,胃口增加,但有尿频及下腹坠感或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阴道分泌物增加。这对初产妇来讲,预示胎头已入盆固定;也预示经产妇胎头入盆,或接近入盆。
2、阴道出现血性分沁物:这是由于子宫颈口扩张,使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毛细管破裂,俗称“见红”。一般见红的血量少于平时月经量,若超过月经量为异常。见红常在分娩开始前24小时内出现。
3、腹痛(子宫收缩):从孕8个月末开始,孕妇无论在站立还是坐或行走时都会感到腹部一阵一阵地发紧变硬,此为子宫开始收缩。每次宫缩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十数分钟,长至两小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每次最长不超过半分钟,宫缩多次最长不超过半分钟,宫缩多在夜间出现,且不能使子宫口开大,称之为假性宫缩。在孕38--40周即进入分娩活动期,在这段时间里若每隔2---3分钟宫缩1次,持续30---40秒,伴宫口进行性开大,这才是临产前的宫缩。
4. 破水:由于子宫收缩加强, 子宫腔内压力增高,促使羊膜囊破裂,囊内清凉淡黄的羊水流出。一般破水后很快就要分娩了。应立即让产妇取平卧姿势送往医院分娩,千万不可直立或坐起,以免脐带脱出,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任何一征兆,都预示孕妇即将分娩,就应该做好准备。如果出现假宫缩,不用急于去医院,因为一般初产妇大多数从最初感觉到临产征兆至真正分娩往往还有1---2周时间。高龄初产妇或过去做过人工产及婚后3---4年才初次怀孕,出现分娩先兆至真正分娩的时间有时较一般人长,且表现明显。而经产妇则可毫无可分娩征兆,突然出现要生的现象。
三、生小孩前,要做些什么准备?
不同身体状况与素质的夫妇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准备与补充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但并不是没有限量。因此,我们希望所有计划怀孕的夫妇,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掌握好自己所需营养的量。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含量也不等。有的含这几种,有的含那几种,有的含量多,有的含量少。所以应当吃得杂一些,不偏食,不忌口,什么都吃,养成好的膳食习惯。
其次,在饮食中注意加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各种豆类、蛋、瘦肉、鱼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海带、紫菜、海蛰等食品含碘较多;动物性食物含锌、铜较多;芝麻酱、猪肝、黄豆、红腐乳中含有较多的铁;瓜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孕前夫妇可以根据各自家庭、地区、季节等情况,科学地安排好一日三餐。保证营养的同时,也注意不要营养过剩,并注意多吃水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健康养神的缓冲期,双方体内存储了充分的营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为优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应避免各种食物污染。食物从其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直至食用前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金属、霉菌毒素以及放射性核素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类及其后代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孕前夫妇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当重视饮食卫生,防止食物污染。应尽量选用新鲜天然食品,避免服用含食品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物质的食品;蔬菜应充分清洗干净,必要时可以浸泡一下,水果应去皮后再食用,以避免农药污染;经常饮用白开水,避免饮用各种咖啡、饮料、果汁等饮品。在家庭炊具中应尽量使用铁锅或不锈钢炊具,避免使用铝制品及彩色搪瓷制品,以防止铝元素、铅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伤害。
但强调营养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多越好,一味多食会造成孕妇体重过重,增加行动负担;胎儿生长过度会给分娩带来困难。有些孕产妇因饮食失调造成肥胖,产后数年仍不能恢复,从而影响体型。据研究,营养过剩与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血栓性疾病等发病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孕产妇的饮食,使之既能满足孕产妇的需要,又不过量,以保证母婴健康。
参考网站:<a href= target=_blank>
这上头很全面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