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十一个多月的小孩一日三餐都吃什么?

安逸月嫂 2025-07-04 08:47 0 0条评论

一、十一个多月的小孩一日三餐都吃什么?

逐渐变为以一日三餐为主,早、晚母乳或奶粉为辅,慢慢过渡到安全断奶。如果正好在炎夏或者寒冬,可以略向后推迟一、两个月再断,但最晚不要超过15月龄。(因天热断会影响孩子食欲、天冷断容易感冒)

断奶后,从每天除了保证700毫升左右的奶量,逐渐过渡到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为主的混合食品,这些食品是满足孩子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

适当喂养面条、米粥、馒头、小饼干等,以提高热量。

经常食用些动物血、肝类,以保证铁的供应。

烹制方法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且要细、软、碎。不宜煎、炒、爆,以利消化。

安排婴儿食品要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以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这里我给你个时间表参考一下:一天三顿奶,三顿主食。

第一顿 早点 奶粉 早6点左右

第二顿 早饭 主食类 早8点左右

第三顿 午饭 主食类 午12点左右

第四顿 午点 奶粉 下午2、3点

第五顿 晚饭 主食类 晚6点左右

第六顿 夜宵 奶粉 晚10点左右

总之早、中、晚三顿主食,奶粉作为点心。

二、小宝宝总是流口水,有什么好办法吗?

宝宝流口水,在婴儿时期较为常见。其中,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则是病理性的,应加以区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好家庭护理。

1生理性流口水 三四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此时孩子吞咽功能尚不健全,口腔较浅,闭唇与吞咽动作尚不协调,所以,常流口水。孩子长到六七个月时,正在萌出的牙齿刺激到口腔内神经,加上唾液腺已发育成熟,唾液大量分泌,流口水的现象更为明显。生理性的流口水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自然消失。

2病理性流口水 当孩子患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炎、舌头溃疡和咽炎时,口腔及咽部十分疼痛,甚至连咽口水也难以忍受,唾液不能正常下咽而不断外流。这时,流出的口水常为黄色或粉红色,有臭味。家长发现这情况后,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3唾液呈酸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口水外流,经常浸渍颊部、下颌乃至颈部皮肤,会使皮肤局部发红、肿胀甚至糜烂、脱皮。因此,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流口水,家长都应及时用柔软的手巾轻而快地擦去流下的口水,湿衣服也应及时更换,并常用温水清洗孩子的下颌及颈部,局部涂上润肤液,以保护皮肤。

还有个办法,若你的宝宝正在出牙期,可买些磨牙饼磨牙棒给他吃,即可帮助长牙,又可收敛口水。

三、冬天如何护理手脚?

首先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特别要注意腿、脚,正如俗话所说“寒从脚下起”,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另外可以适当做些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手脚冰凉,多吃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如牛羊肉、狗肉、辣椒、葱、蒜等食品,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去湿。

有些容易手脚冰凉的人习惯热水泡脚、按摩、揉搓等,这也是增加热量的有效方法,另外按摩、揉搓也应适度,以自己感觉舒适或稍有痛感为宜,力量过大可能会损伤肌肉。

治疗手脚冰凉,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经常按摩以下3个穴位,往往能有较好地疗效。

1、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2、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3、按揉、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轻轻用力,两边各拍打100余次。

另外,食疗对于改善阳气虚弱的状况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常用的大枣红糖汤(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每晚煎茶喝)对改善手脚冰凉的疗效颇佳。

四、宝宝3个月了,头还不扁,怎么办啊?

左侧、右侧、平躺,让宝宝轮流睡,每三天循环一次,这样宝宝的脑袋就能非常漂亮,1岁内的宝宝的脑部轮廓要小心护理,这关系到宝宝的终身,父母要上心一些,避免宝宝睡歪头.睡扁头.

2个半月的宝宝还不会翻身,建议用一个大人的枕头给他侧垫着,这样他就能侧着睡了,侧睡对宝宝来讲是非常好的,而且能帮助宝宝早日学会翻身,但不能侧睡太长时间,免得宝宝胳膊酸了.3个月就可以用枕头了,给宝宝买一个婴儿专用枕头(建议价位在30元以上的),准备几条枕巾或用小毛巾代替,因为宝宝非常容易头部出汗,要讲卫生,否长痱子.用柔软枕头的宝宝头就不会太扁.

希望您的宝宝人见人爱.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