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刚上幼儿园注意事项有哪些
1、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2、保持平静。
孩子刚入幼儿园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3、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是回到家后,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以平静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4、主动沟通。
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5、积极配合。
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
二、幼儿家庭教育知识应注意什么问题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宝宝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
一.、家长要成为宝宝的表率,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
父母要成为宝宝的表率,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自己的宝宝。宝宝对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习,父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对宝宝起很大的作用。有的家长怕宝宝在幼儿园吃亏,就嘱咐孩子说:“ 别人若是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一旦自己的宝宝真的吃了亏,就不依不肯,甚至恐吓对方。还有的宝宝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家长不但不批评教育宝宝,反而说 :“幼儿园的玩具那么多,拿一点回家没关系”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宝宝的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要检点,以防一时疏忽,在宝宝心灵中留下不好的影响。
二.家长要在幼儿心目中树立崇高威信,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威信从哪儿来?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在家庭中的威风,就用粗暴的做法代替严格的教育方法,这样只会使宝宝变得野蛮,在宝宝心目中,家长的威信其实是没有的。也有的家长采用溺爱的教育方法,这样也只会使宝宝变的任性、自私、自立性差,家长的威信也没有了。正确的方法是家长必须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正确、高尚言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家长对子女进步的真正关怀,以及朴实廉洁的作风,不仅可获宝宝敬仰,而且还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孩子一生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家长要把对宝宝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们的尊重结合起来。
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不保护宝宝的自尊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父母对宝宝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情合理、坚定不移、经常一贯和孩子所能接受的。然而,家长的要求有时尽管是合情合理的,但对宝宝来说,毕竟还是外部的东西,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宝宝的意识行为,单纯用简单生硬、绝对命令和急于求成的办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诱、启发自觉,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才能使宝宝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三、幼儿上学快一学期了,有哪些育儿心得
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幼儿园非常重要。我比较了附近众多的幼儿园,最终觉得实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跟我们一贯秉承的育儿理念很相似。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二 尊重孩子
四、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分享范文【精简】
针对中班幼儿的教育,家长应注重感知觉与心理健康培养。
维护幼儿生理发育,家长需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及时治疗并预防听力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听力。
帮助孩子识别颜色,先从基本的红、黄、绿、蓝等颜色开始,引导他们通过名称选色及按照颜色命名。
利用触觉训练,引导孩子用手触摸不同物体,感受其细腻、软硬、轻重、粗糙或光滑。
通过游戏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如捉迷藏或找物游戏,让孩子学会区分上下、前后、左右。
在思维教育中,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导,家长应引导他们边操作边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可以玩“找错”游戏,引导孩子区分事物的主要特征。
中班幼儿对概念的理解逐渐深化,能概括物品的关键属性,如功能特点。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互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提速,家长可引导孩子学习书法、绘画和语言,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