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如何教育 家长如何教育叛逆孩子
5岁孩子如何教育,那家长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有些家长很不服气的应道:“那什么是为了孩子,什么又是为了自己呢?”这是一个保护自己的防御回答,是赌气,不解决问题。家长如何教育叛逆孩子这个问题是众多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得了解孩子的需要,并想方设法去帮助孩子满足需要,这是出发点;孩子能感觉到你是为了他,而不是为了你自己认为的对与错,或者应该不应该;孩子因此获益了,这是评价的标准。二、其次,家长要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从你的文字间,看得出你一直在挑剔孩子,认为孩子不够好,也不相信孩子。要改变这些,就得认为孩子是好的,要相信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并成才,为此要欣赏孩子,看到孩子的优点和优势,比如,从你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聪明、会打算、关心自己、积极乐观,而且有办法。三、最后,少用你自己的价值观做判断,多从孩子的角度去关心他。比如:“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他这是虚度光阴”,这样的词语少用,或尽量不用。所谓叛逆对家长来说就是不听话呗,而且家长认为自己的对,或者自己比孩子更懂,或者自己比孩子更有资格,所以从家长或权威的角度说“叛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呢?青春期的孩子要成长,就要推开家长,发展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做法。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管得越紧,孩子受到的成长阻力越大,自然反抗就越重。如果家长们坚持认为这是叛逆,并极力阻止,那就是阻碍孩子的成长,不但不是帮孩子,而是延长了孩子的成长期,我们看到的三四十岁的人表现的仍像个孩子,便是例证。这个时候,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迷茫或迷失,家长要学会等待,容许孩子犯错,宽容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必要的时候,学会示弱,减少控制,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要知道:减少管教或控制的力量,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叛逆。
4-5岁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4到5岁宝宝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那样是反抗意识强烈,反而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只不过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被人认为喜欢反抗。那我们到底对4-5岁幼儿该如何教育呢?4到5岁儿非常喜欢任何事都尝试,不论是锤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见他披着花衣服模仿电视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他们在这时期成长的脚步非常快。如果他们稍加停留,用认真的眼光注视着某件事时,一定会发现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接着便穷追不舍地发问“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呢?妈妈”对4岁儿来说,这世界上的事对他们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为了想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对幼儿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4-5岁儿同时也有大方、自夸且喜欢吹牛的一些特点。如果谈到他们有趣的话题,往往令大人自叹弗如。总之,4岁的幼儿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迅速成长所导致的偏差和混乱,普遍地出现在4岁儿身上,希望大人以宽容的心来面对这些问题四岁儿童教育必须留意下列几点1、不要嫌烦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对四岁儿童教育时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此外,对四岁儿童教育,在母亲为晚餐忙碌时,由父亲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父亲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2、内外的差异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3、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话4岁儿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对四岁儿童教育时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当4岁儿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总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